要想做好專業舞臺燈的配置,就要先了解舞臺燈具的常用光位。這是正確選用配置的一個重要環節。 1、面光:自觀眾頂部正面投向舞臺的光,主要作用為人物正面照明及舞臺基本光鋪染。
2、耳光:位于舞臺外兩側,斜投于舞臺的光,分為上下數層,主要輔助面光,加強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體感。
3、柱光(又稱側光):自舞臺兩側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兩側面照明,增加立體感、輪廓感。
4、頂光:自舞臺上方投向舞臺的光,由前到后分為一排頂光、二排頂光、三排頂光等,主要用于舞臺普遍照明,增強舞臺照度。同時,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點照射,主要靠
頂光去解決。
5、逆光:自舞臺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頂光、橋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畫出人物、景物的輪廓,增強立體感和透明感,也可作為特定光源。
6、橋光:在舞臺兩側天橋處投向舞臺的光,主要用于輔助柱光,增強立體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為特定光源。
7、腳光:自舞臺前的臺板上向舞臺投射的光,主要輔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顎所形成的陰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變化。
現在用的一般為1200W-1500W/個
9、流動光:位于舞臺兩側的流動燈架上,主要輔助橋光,補充舞臺兩側光線或其他特定光線。
10、追光:自觀眾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蹤演員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線,又用于主持人,是舞臺藝術的特寫之筆,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一般有575W型,
1200W型,2500W型,4000W型。
換色器的設計推廣,大大地簡化了舞臺燈具的數量,減輕了燈光工作者的勞動強度,也節約了投資金額,所以它是一種目前舞臺配置不可缺少的器械,目前市場上主要有機械換色
器和電機換色器兩種。 1、舞臺機械換色器:其設計簡便,價格較低,為20世紀80~90年代中期主流產品,目前已接近于淘汰。
2、舞臺電腦換色器: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型換色器,其采用國際標準的DMX-512信號輸出,可由專用控制器控制,也可連接于電腦調光臺使用,它有多模式、高精度、大容
量、控制距離遠等特點,成為目前市場換色器的主流產品。
目前市場調光器,主要有模擬調光器和數字調光器,其特點是: 1、模擬調光器:使用模擬調光技術,輸出信號為0-10V一對一輸出。一般模擬調光器設計簡單,控制器路較少,調光曲線差,但市場價格較低,易于學會掌握,為20世紀70年
代末到90年代中期的主流產品。常見的有3路、6路、9路、12路、18路、24路、60路、120路等,每路功率多為8KW,但也有2KW、4KW等,小路數多為一體機,大路數為分體機。
2、數字調光器:使用音片機技術,為DM512數字信號。數字調光臺使用方便(特別是大回路),其調光功能、備份功能、編組功能、調光曲線等均優于模擬調光臺、性能價格
也比較合理,很受用戶歡迎。常見的有12路、36路、72路、120路、240路、1000路等,每路多為2KW、4KW、6KW、8KW等。
在了解了燈位、燈具特點和控制設備及換色器后,就可以根據各自特點、使用規模的大小、用燈繁簡,因地制宜地設計出正確的使用方案了。
|